top of page

主席的 話
人類史,亦是人與疾病戰爭的歷史。可喜的是,隨著科技進步,很多從前的不治之症,已經有了治療或延緩的方法,讓病患能活得更長久,減少煎熬。然而可悲的是,對大部份國家或地區而言,優質的醫療服務始終是奢侈品,縱然有治療方法,仁醫亦可能因為資源不足而對疾病束手無策。
小時候的我亦有和死神擦身而過的經歷,幸被當時的村醫(又稱赤腳醫生)救回一命,自此立志回饋內地的農村醫療,提升衛生站的衛生環境及村醫醫療水平,令更多貧苦大眾與我一樣好運,有被醫治及重生的機會。
本會自2013年成立,多年來以凝聚青年力量,貢獻基層醫療為己任,在香港舉辦多次大型活動,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,以及對基層醫療服務的關注。多得過去眾多善長的信任,出錢出力,先後為韶關及北海興建了3間先進的衛生站,讓住在偏遠地區的村民能就地獲得健康資訊、緊急及基本治療,提升農村普遍的健康水平。
赤腳仁心目前沒有受薪職員,因此我很敬佩年青義工們的魄力及熱心,從衛生站的選址、物色承建商、工程跟進、驗收、挑選駐診醫療人員、落成後的使用情況等等,事事親力親為,並多次親往前線了解情況,提出改善建議。讓善長的一分一毫,都能用於受惠對象身上,不問回報。經過5年的經驗,我們認識到基層醫療對村民的重要,赤腳仁心作為內地官商民三方合作推動醫療項目的嘗試,成功彌補了農村在醫療資源分配上的缺口,為醫護人員提供合符衛生標準的診治環境,同時讓基層有機會得到方便、快捷、適切的幫忙。隨著一帶一路的策略發展漸趨成熟,與周邊國家的聯繫亦會更加緊密、便利,未來的赤腳仁心亦會放眼世界,為更多地區的基層市民帶來基礎的醫療設施。

赤腳仁心主席
陳恒鑌太平紳士
bottom of page